close
港股解碼,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,20年專註港股,金融名傢齊聚,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。看完記得訂閱、評論、點贊哦。
■ 文|施琳慧,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。
昨日,小米與諾基亞聯合宣佈達成戰略合作,雙方順利簽署一份商務合作協議及一份多年有效的專利許可協議,交易還包括小米收購部分諾基亞專利資產。
此舉立刻引發熱議,曾經手機界的老大哥和新興的發燒小弟似乎讓人覺得“八桿子打不到一塊兒”。然而對於小米和諾基亞雙方來說,或許這都是走向未來的嶄新一步。
小米:開啟走向國際之路 2015年,小米走上瞭“人生巔峰”,這一年它以7000萬臺的銷量超越華為、蘋果、OPPO、vivo等對手,成功占領中國手機市場第一的制高點。
然而在2016年,OPPO明星造勢策略成效初現,vivo柔光雙攝風光無限,華為實現年營收5200億……競爭對手的強勢來襲讓小米有些力不從心,2016年小米智能手機的總銷售量僅為4150萬臺。
在國內市場的戰鬥中,小米略顯疲態,或許轉移目標將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然而在印度市場,小米卻遭遇瞭專利訴訟,在美國市場又遭到瞭專利流氓的阻擊。雖出師不利,但小米仍未放棄希望。這次與諾基亞合作,可謂是在後方練兵屯糧,鞏固自身實力,充分顯示出其進軍國際的決心。
縱觀小米的成長之路,在發佈MIUI(米柚)這個手機操作系統後的第二年,小米才開始推出第一款手機。而發佈米柚1至今的10年之間,小米不斷精雕細琢,已經推出瞭8個版本。小米的科技基因也是促使此次與諾基亞合作的原因。
諾基亞:老驥伏櫪,志在千裡 商務派有蘋果、三星,親民派有華為、酷派,花樣派有oppo、vivo,而諾基亞似乎看起來已經“黯淡無光”瞭,那個每傢一部諾基亞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,連續14年占據市場份額第一的輝煌過去已經結束。在市場邊緣尷尬地遊離幾年之後,2014年諾基亞將手機業務這個多年來的“老將”移交給微軟,正式退出手機市場。
但百足之蟲,尚且死而不僵,更何況諾基亞是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裡”。
圖為諾基亞昨日股票走勢
雖然諾基亞此前將設備與服務業務出售給瞭微軟,但是其幾乎保留瞭所有的手機專利。筆者登陸國傢知識產權局官網,以“諾基亞”為關鍵詞進行常規檢索,網頁顯示有1232頁,共14781條數據。而輸入“HTC”僅有9979條數據,輸入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”則有7252頁,87024條數據。諾基亞專利數量明顯不敵華為,但其規模依舊十分可觀。
而此前諾基亞以蘋果侵犯自己32項專利為由將其告上法庭,蘋果則采取瞭下架諾基亞產品的強硬措施,然而將近半年的拉鋸戰之後,雙方依舊達成和解,可見諾基亞專利的重要性不容小覷。
15年11月,諾基亞以換股方式出價166億美元收購阿爾卡特朗訊,路由器與網絡開關的有關產品被諾基亞寄予瞭厚望。但是就在今年的第一季度,在服務供應商邊緣路由器和電信級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上,華為成功超越諾基亞,成為第二大供應商。
將重心從手機業務轉以後,諾基亞計劃主力發展移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先進技術研發。而華為的強勢崛起則再一次讓諾基亞感受到瞭危機。此次與小米合作,諾基亞也計劃為小米提供相應的網絡基礎設施設備(比如說路由器),這或許是諾基亞穩固市場地位,擺脫困境的第一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台中二手冰櫃收購
責任編輯: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閱讀 ()
台中餐飲設備回收二手餐飲設備收購
全站熱搜